登 录 免费注册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:400-676-1800 《国招网》是中国政企交互型电子招投标领导品牌 进入办公平台


招标公告 招标变更 采招业主会


全项目跟踪 规划施工


明星企业 企业资讯


焦点视点 技术创新
中标公告 废标公告 流标与答疑 拟在建项目 可研环备 产品选型 资质选型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
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诚信供应商 湖南然元医用高科技蛋白线有限公司
湖南然元医用高科技蛋白线有限公司
登记日期:2013-07-31
 
推荐业主单位 更多
 
1
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
 
2
大庆油田公司第九采油厂
 
3
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
 
4
大庆油田公司采气公司
 
5
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环境规划评价技术研究所
 
6
大庆油田有限公司第五采油厂环保部
 
7
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环境规划评价技术研究所
 
8
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
 
9
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
 
10
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
 
11
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
 
12
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
 
13
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
 
14
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
 
15
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
公司名称:
湖南然元医用高科技蛋白线有限公司
联系人:
吴兰
性别:
女士
职务/职称:
部门经理
手机:
手机只限正式会员查看
电话:
0731-88807538
传真:
末登记
邮箱:
邮箱只限正式会员查看
主要产品:
纯天然生物蛋白手术缝合线
微信:
末登记
通信地址:
长沙市
我公司(即湖南然元医用高科技蛋白线有限公司)所生产的“佳修”纯天然单股胶原蛋白缝合线获国家发明专利(专利号:ZL951036866、国际专利主分类号:A61L17/00),属国际首创,目前世界独家生产,该产品填补了两项世界空白。即:纯天然生物蛋白成线和单纤维成线。其纯天然、单纤维、高强度快吸收的特性是手术缝合线发展的方向。由于材料的特性不同,与其他可吸收缝合线比较,形成五大鲜明的特点:
1)、纯天然材料构成,没有任何化学添加成分,完全吸收,吸收的时间与切口愈合的时间非常吻合,组织相容性好,没有毒副作用,没有化学残留。而其他可吸收缝合线是化学合成,手术后在人体内有化学残留物,残留时间为90-180天(其他可吸收缝合线的宣传资料都有明确说明)。
2)、由于单纤维的线体结构,不会引起炎症反应。其他的缝合线有10-20%引起炎症反应的几率(这些情况一般手术医生都有所了解)。这是因为编织状态的线体上有无数的孔隙,为微生物、细菌、炎症细胞提供了藏匿场所,而引起的第二次感染。
3)、有营养作用,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。其他可吸收缝合线的材料构成是为了可吸收、不拆线、尽量减少对人体的毒副作用。我们的缝合线除了能完全达到这些作用外,经国家药品检测中心检测结果,蛋白含量在93%以上。而且蛋白的种类比较丰富。主要有胶原蛋白、纤维蛋白、弹力蛋白、热凝固蛋白。临床证明,这些蛋白正是切口愈合的营养蛋白。经过对切口愈合处切片,所进行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个特点。
4)、由于快吸收的特性,使用该产品在皮下不留硬块。而临床试验证明使用其他可吸收缝合线在皮下一定会产生硬块。这是医学上“纤维增生缠绕”的原理所造成的。
5)、不留针眼、没有压迹、不构成蜈蚣瘢痕,没有形成疤痕组织的机理,有很好的美容效果。
以上五大特点的效果,解决了其它缝合线手术后存在的四大问题,同时在患者身上体现了四大价值。
1)、手术缝合线被吸收后在人体内不留化学残留,体现了健康的价值。
2)、由于线体结构不会引起炎症反应,有减少患者痛苦和负担的价值。
3)、具营养作用,能促进伤口提前愈合,有促进患者康复的价值。
4)、在皮下不留硬块,没有针眼没有压迹,不形成蜈蚣瘢痕,没有形成疤痕组织的机理,有很好美容效果的价值。
这四大价值是每一位患者都需要的。体现在患者身上,患者是最大的受益者。随着这4大问题的解决,推进了医疗技术的进步。产品的价值已经大大的超出了缝合线的基本功能。她的价值是通过缝合功能来实现。因为纯天然生物蛋白的成本及产品的前期研发成本等原因,目前产品定价相对高些。但相对于产品给患者实现的价值,体现出极高的性价比。
目前只有我的产品能够在做完手术缝合后不留下疤痕 ,具有非常高的美容价值。这一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,也是患者迫切需要的 ,单论此价值就决定了本品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。
登记时间:
2013-07-31
 
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:service#cpeee.com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会员服务 | 入网流程 | 付款方式 | 法律声明 QQ在线:51311961 QQ交谈
Copyright © 2008-2018  国招网  版权所有    网站所载内容及排版格式受版权法保护 严禁转载  
政府单位: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  | 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
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777号